更改

精酿啤酒相关术语

添加1,774字节, 2019年8月29日 (四) 06:38
添加原麦汁浓度和发酵终止麦汁浓度英文缩写
*'''酒体''':啤酒在喝入口中后由口腔来感受酒体,不是味道,类似于厚、薄之类的感觉,主要是指对粘度(残余糖分)、杀口感、奶油感(蛋白质)等感受。
*'''酒头泡持性''':指打到啤酒杯中的啤酒产生的啤酒泡沫。:指啤酒在倒入杯中后产生的泡沫持续的时间。
*'''碳化''':指向啤酒中冲入二氧化碳使其碳酸化。
*'''酵母''':单细胞真菌,用于发酵啤酒。
*'''原麦汁浓度原麦汁浓度FG''':麦汁在煮沸后发酵前的浓度。
*'''结束麦汁浓度结束麦汁浓度OG''':麦汁在发酵结束后的浓度。
*'''主发酵''':大约持续5天左右(主要根据酵母不同变化),一般没有意外的情况下,不降糖了就代表主发酵结束。
*'''贮酒''':经过主发酵和双乙酰还原后将啤酒进行低温贮藏,从而进一步缓慢发酵,产生二氧化碳和让啤酒不那么生硬,此阶段往往要超过2周甚至数月,时间越久效果越好,这个阶段也称为二次发酵。
 
*'''瓶内二发''':将主发酵后的啤酒打到瓶中再加上糖以让酵母继续代谢,主要目的是产生二氧化碳。
*'''倒罐''':在发酵阶段,把啤酒从发酵罐中倒出到另一个容器中,主要是为了将已经沉淀的物质分离和防止酵母自溶产生的味道。
*'''麦汁''':糖化结束后得到的浸出物溶液,一般主要是糖类和水。
 
*'''高级醇(杂醇油)''':是啤酒发酵阶段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副产物,适量存在可以带来很好的风味。由于被人体代谢比较困难,所以过量则容易引起上头的情况。
 
*'''生物稳定性''':鲜啤酒、生啤酒、精酿啤酒都不经过高温杀菌处理,即使采用无菌过滤技术也有微量的生物存在于啤酒中,一般生物的稳定性可以保持5~7天。(如果卫生条件优秀,不经过滤的啤酒因为酒液中酵母含量高,生物稳定性反而会更长)
 
*'''生物稳定性破坏''':由于微生物的污染而引起的啤酒感官和理化指标上的变化,比如酸败和浑浊。
 
*'''非生物稳定性''':由于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浑浊、沉淀,主要是高分子蛋白质与单宁化合物形成复合物造成的,外界的因素还有包括氧气、光照、震动等一系列。
 
*'''风味稳定性''':主要是人类感官上的视觉、嗅觉、味觉对啤酒的综合感受,一般啤酒在一个月后就会感受到风味的恶化。
 
*'''EBC''':欧洲啤酒酿造协会。
 
*'''AMBA''':美国酿造大麦歇会。
 
*'''协定糖化法''':模拟糖化过程,统一指标和检测的方法。
 
*'''下酒''':属于酒精发酵与酿酒后发酵过程。将主发酵后并除去多量沉淀酵母的发酵液送到后发酵罐(贮酒罐)内,这个过程叫下酒。
 
*'''DIN''':德国标准化协会,是德国的ISO成员团体。 DIN总部设在柏林的德国注册协会,涵盖技术的几乎每一个领域。
 
*'''FAN''':Free Amino Nitrogen的缩写,游离的氨基氮
5
个编辑